黄河大水车 | 非遗地图·甘肃

原标题:黄河大水车 | 非遗地图·甘肃

在了解兰州黄河大水车前先来欣赏一下它美丽的容颜:

水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人类改变大自然的伟大创举。兰州黄河大水车便是兰州人民在逐水而居的历史进程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大成果,是体现农耕文明和“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具体实践。

伴随着滚滚黄河转动不息,黄河大水车惠泽着流域内的几十万兰州人民,从而形成了兰州人特有的“水车情节”和“水车文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黄河大水车又是兰州地方人文精神的衍射。

兰州水车又称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等,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自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56年由段续发明了适合于当地使用的黄河水车。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体现了汉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

2006年5月20日,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段续,字绍先,明嘉靖二年进士。他在出任云南道御史期间,对当地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

后来因为他在朝廷疏奏论事获罪,被贬为河南郾城县县丞,又迁为杞县知县。在此期间,由于他革除积弊卓有政声,又被擢升为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获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开始架设在现今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以后又在现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黄河水车利用水流冲力工作,成为一种廉价高效的灌溉工具。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泾川、平凉、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与南方的龙骨水车不同,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幅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 也有5米。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轮轴周边装有两排并行的辐条,每排辐条的尽头装有一块刮板,刮板之间挂有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水斗。

轮子两侧筑有石坝,其主要用途,一是为了固定架设水车的支架,二是为了向水车下面聚引河水。水车上面横空架有木槽。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

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